返回

正阳街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又见美容卡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嫂子也离婚了,自己再执着这个真相也没啥意义了,便笑了笑,说:“您觉得怎么好就怎么好吧。”

    刘阿姨低着头,表面上平平静静地在整理书,可实际上心里却十分纠结,听到儿子说这卡能退那么多钱,她有点动心了。

    事情给他办了,工作他也满意,这张卡自己拿得名正义顺,为什么要还给他?

    两万五千块钱呀,自己手里不是正缺钱吗?可老吴这人不错,也一直挺照顾自己,不给他,似乎有些没良心吧?

    她轻轻叹了口气,觉得衣服口袋里那张卡沉甸甸的,压得她难受,可她又不愿意就这么掏出来。

    以前,她想都不想就要把卡还给吴大爷,是因为不管这卡多么的值钱,可好处落不到她口袋里,甚至自己儿子都沾不到光,只能便宜春燕。

    与其让春燕又得便宜又露脸,还不如卖给吴大爷一个人情。

    可现在,想想两万多块钱拱手送人?她真的是肉疼啊。

    “其实这卡应该给周悦的,”刘阿姨说:“事情是她帮忙办成的,你吴大爷也说了别人拿十万块钱送礼都找不到这样的工作。”

    说到周悦,她自然想到周悦的父亲,不禁微微一笑,忽然就问:“周悦的父亲会不会写字啊?会的话。让他给我写副字吧?”

    她想起了自己老公在的时候,在周末的时候,经常会约上三五个好友,喝喝茶,聊聊天,写写字,画画画儿。

    老公曾经说过,等他退休了,两个人就回乡下,买二亩薄地,盖两间小房子,种种菜,养养小鸡小鸭,过他们的晚年生活。

    她对老公描绘的场景心动不已,对老公的话更是深信不疑,只是没想到,他人先走了。

    今天周悦父亲的出现,唤醒了她心里曾经的美好,也勾起了她对另一种生活的渴望。

    张远给她一连串儿的问题问得不知道先回答哪个了,他想了一下才说:“周悦的爸爸不会写字,她妈妈的字却很好,在咱们市里,也是一字难求的。”

    “好多有钱有地位的人求着她给写几个字,她都不管呢。我求她给您写一副吧?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刘阿姨一点头:“写完你帮我裱起来,我挂在床头。”

    “挂床头?”张远一愣,他还没见谁在床头挂副字的呢。

    “挂床头!”刘阿姨肯定地说:“你爸爸那会儿就爱写字,每到过年,整条正阳街的对联全是他写。我和他过了半辈子他给这个写字,给那个写字,就是没给我写过。”

    “我要副字挂床头,没事儿的时候看看,就会想起你爸来。”

    张远这才想起来,父亲去世后,家里不但找不到他什么像样的字副,就连照片也没几张。他一直以为,母亲刚强,不会想起父亲,只是没想到,家里没留下太多父亲的东西,对于母亲来说竟然是这么的遗憾。

    “其实妈……”张远觉得自己要说的话很难说出口,可不说的话,又觉得对母亲不公平:“其实您……您不用这么一个人过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没想一个人啊,我想了以后我就跟着你哥哥。你和周悦都是有文化的人,你们说话我听不懂,我做事儿你们也看不惯。”刘阿姨说:“你哥是老实孩子,我也得帮他看着点,别又让女人给骗了。”

    张远想说: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。可想想,又不知道该怎么和母亲表达自己的意思,直接告诉她自己不介意她找个老伴儿?他又说不出口。

    “我去拿箱子。”他最终也没有说什么。

    刘阿姨满脑子只算计那张美容卡,也没心思琢磨儿子到底想说什么。

    听到工人在厅抬大件儿家具的声音,怕工人把什么东西给磕了碰了的,她又不放心了便跑到厅看着人家搬东西了。

    工人们有一辆大一点的平板三轮车,他们先把东西放到三轮车上,再推到街口儿装车,虽然有点麻烦,可是他们毕竟是专业的,有的是经验和办法,很快就装完车了。

    张晓早就跑到楼房里等着了,刘阿姨和张远只得打了个车子跟着搬家公司的车走。

    刘阿姨锁大门的时候,刚好吴大爷经过,和她打招呼:“租好房子了?都搬家了?”

    “我老儿子给租的房子,这不是今天他不上班吗?就操持我赶紧搬家,说天儿冷了,还是楼房暖和。”刘阿姨炫耀着,又装出不在意的样子:“我是不想搬的,你说楼房有什么好儿?再说,没有咱们这些老邻居,我也不习惯。”

    “唉……早晚要搬得,舍不得也没办法不是?”吴大爷劝慰她:“又不是走了就不回来了,等回迁楼盖好了,不还是咱们这些老街坊住么?”

    “是啊,你们什么时候搬家呢?”刘阿姨问。

    “找到合适的房子就搬,房子不好找啊。还是你家远子有本事。”

    两个人扯了几句闲话,张远在旁边听着,见母亲总也不提卡的事情,以为她忘了,便提醒她:“妈,那卡……”

    “你先去街口儿等着我,卡我还能忘了?”刘阿姨没等他说完便打断他:“去等着我吧,我和你

又见美容卡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